〖点击▲带你和品牌飞〗
这是『正十方』第4篇原创
文|宋垒杰
图|互联网
一个品牌的成功与否是消费者是否记住了你的名字——正十方
你是否还记得夏天路边烧烤摊上的烤鱿鱼味?
你是否还记得电影院里爆米花散发出的奶油香味?
你是否还对《战狼2》电影里的剧情画面念念不忘?
相信我说过的这些你都能记得,甚至我一提起这些问题你脑海里就会立刻迸发出相应的画面出来。
了解大脑的运转规律
为什么有些记忆在我们脑海中这么久仍然不会被遗忘?而对曾经背的滚瓜烂熟的数学公式和化学符号却忘的一干二净?为什么企业花了上亿元砸的广告最后消费者连品牌名字都没记住?等等这样的问题,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大脑的记忆规律所决定的。因为人的左脑掌管语言、逻辑、文字、数学等信息,而右脑则掌管图像、音乐、感性等信息。我们大脑对于数字和语言类的广告信息需要靠不断重复才能被记忆,而对于感性的信息则有着与生俱来的记忆天赋,会去主动的感知和不由自主的记忆。
再回到上面为什么我们对曾经死记硬背的数学公式忘的一干二净的问题,因为多数人毕业后没有再去重复记忆和运用这些知识,当数字没有被重复的运用和记忆时就会被我们的左脑轻易忘记。
而曾经吃过的美味和看过的电影这些感性的感官记忆本身就有记忆的主动性,所以一经我们的右脑记忆就不会被轻易忘记。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有80%都是来自非语言因素。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来自感官因素。所谓的感官就是人体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
据说,现在的人一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超过古代人一年的所见所闻。我们早上刷刷朋友圈,相当于古代皇帝上了一次早朝,每给一个朋友点个赞,就相当于皇帝批复一个奏折。
我们每天都被淹没在各种信息之中,其中广告信息占大多数。但是为什么我们对现在狂轰滥炸的广告不感冒了呢?
原因是大部分广告信息只照顾到了我们人体感官中的“视觉和听觉”两感,而我们大脑早已对这种方式习以为常了,以至于对它们产生了“免疫力”,不再做深入的思考。
事实上,我们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多是凭感觉来做决定的,这个“感觉”就是人体“五感”感知后综合判断出的结果,如果有一条不满意,就不会做出一切ok的判断。
例如:我们去买衣服,首先是先看到,然后是听售货员讲解,然后是用手触摸,如果这个触摸动作做完后感觉质量很差有种次冒感,那接下来对这件衣服已经是pass掉了,售货员讲再多都没有用。
那如果触摸感觉良好呢,那接下来做的动作就是要试穿一下进一步接触了。如果穿上感觉颜色大小款式都可以,那接下来可能就是要说价钱成交了。
先别急,这里面还有一个过程我们忽略了,那就是这件衣服的“气味”,如果说这件衣服穿在身上后,有股化纤和颜料味,我们还是会对它大打折扣,80%会选择“不购买”。
现在回过头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子?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只是我们平常没有去注意这样的一个过程。
与生俱来的人体感知力
中医对感官的运用令人们信服
之前很多人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苹果手机的外观一直不改变?
回头看看苹果手机这几年出来的款式外观设计,除了背面一些有所变动外,它的圆弧外观设计几乎没有变动。
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这种圆弧外观设计不仅是苹果手机的专利,更是苹果公司对产品战略定位的决策。用一种外形在消费者心中进行重复记忆,久而久之就烙印在了消费者脑海之中。
当我们看到一款这样外形的手机,首先会想到苹果手机(视觉);而听到那段熟悉的手机铃声(听觉),还会想到是它;还有握在手上的舒适感(触觉),甚至连重量上都有科学的测试,不至于机身过轻(有廉价感),也不会过重(有板砖感)。
好的外观和触感加上质量过硬的硬件和操作好用的软件系统,好看好用且高大上,相比其他手机,为什么不用苹果呢?
1、视觉设计:给他好看
“色”也就是视觉,它在人体五感感知敏锐度中是位于首位的,同时也是被品牌营销开发最多的感官。人本身就对美的事物比较敏感,所以往往以“色”识人,以”色“识物。
他要好看的,那品牌就要给他好看。无论是线上店铺设计还是线下店面对光线、形状、颜色的设计,都要给人以超值的感知体验。
灯光的运用
光线的运用是一门学问,合理的光线设计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心情还会影响着我们的购买力。
如果你是餐饮、美发美容等服务行业,那一定要切记勿用“冷灯光”,要用“暖灯光”,因为“暖灯管”会让人心情放松、愉悦有食欲。如果你留意身边那些生意不好的餐厅,有很大部分用的就是“冷灯光”。有兴趣了可以观察一些生意好的水果店,看看是不是用的暖灯光?
颜色的运用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颜色属性,而每一种颜色又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反应,合理的颜色应用也是视觉运用中的重要一环。
比如餐饮业,餐饮行业五行属火,如果你整一个蓝色门头,那只有倒闭的份,看着都没有食欲,更别说进去消费者了,所以这一点一定要避免。如果用红色、黄色这些能增加食欲的颜色就没问题。
而一些男性用品的品牌可以用黑色和红色两种主色,用银色和灰色作为配色。红色给人一种“激情彭拜”的活力联想,而黑色给人一种“男子气概”的稳重联想,所以有些服装和汽车品牌的产品都是必用到这两种颜色。
如果你想要在人群中“引人注目”,最好的服装搭配是什么?自然是“黑西服、白衬衣、红领带”了。
所以,想让你的品牌店面获得更多的客流量和更高的用户体验,那就要对店内外的颜色和光线调配做一套专业的解决方案了。
形状的运用
形状的应用在品牌传播上也非常重要。当我们看到苹果手机时,大脑只用了0.7秒就已经做出了判断,这就是一件产品外形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那对于我们的产品该如何提升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让消费者一看到一个形状就想到是你的产品。
设计属于你自己产品的独特外观和充满个性的外包装形状,让人一看到就惊讶,一看到就能认出来是你的产品。
就像香水品牌中香奈儿5号香水一样:几十年如一日都是这样的产品包装,让你看到这个瓶子就会想到香奈儿,听到香奈儿5号香水就会想到这个瓶子的形状。
2、听觉设计:给他好听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不喜欢骂人的话,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我们的“听觉”直接作用于人体大脑中负责情感和情绪的部分。
所以要想让人买单和接受你的意见,就得让他的耳朵舒服,给他想听的,给他好听的。
品牌要学会利用不同声音来改变顾客的体验价值。
如果你是理发店,怎能不放一些当下流行的歌曲呢,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你的潮流和时尚,消费者才愿意把头发交给你捣拾啊。
如果你经营的是咖啡厅或者美容院,那就播放一些节奏缓慢的轻音乐,让消费者听着舒心,躺着安心,买单放心。
品牌声音也很关键,一段好的品牌铃声或广告音乐也是品牌传播的有力武器。根据你的品牌或产品特性,创造一曲属于自己的品牌声音,哪怕不能被人传播,也得放到店铺门口轮番播放它几万次。
有了好听的品牌声音,还要有好听的服务声音。还记得去海底捞去吃火锅吗?左一个有一个姐的,即使你心不动,耳朵也已经软了不是吗?
所以,要嘴甜,不管是前台还是服务员,不管是业务员还是大老板,说话好听了别人才会和你套近乎,才会买你的单。
3、嗅觉设计:给他好闻
气味无处不在,有些我们能够闻到,有些却闻不到,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地方,时刻影响着我们大脑的判断。
如果一个浑身大蒜味的女人走到你的面前,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相信不捂鼻子也得屏住呼吸吧,但想让对她有好感,那几乎不太可能了。
那如果一个打扮时尚的异性走进你,长相一般,但身上有一股特殊的香气,一靠近你就让你产生了“好感”甚至“动情”的感觉。她的面前走过你会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这时你的大脑已经对他产生了“好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嗅觉神经是距离大脑负责决策区域最近的感官。所以,我们在嗅到好吃的好闻的东西时,会直接做出决策。
那如果你想要提高用户体验,勾起客户的好感,那就要巧妙地去运用气味。
比如烘焙店,只需要把后厨里烤面包的香气通风到店内和店外就可以了,绝对会刺激购买者的欲望,增加产品的销量。
假如你在经营spa美容养生店,什么气味合适呢?
研究发现类似“香草精油”的气味最合适,因为香草气味直接刺激大脑区域使我们感觉到“安心放松”的心理状态,会让整个过程更加享受舒服。
上面说的是增加一些气味的方法,但还有很多行业需要去掉一些气味。
比如餐厅行业中,特别是类似山西面馆,火锅店等这些店面,在气味上一定要处理好油泼大蒜味和火锅红油味,不说完全没有这种气味,但至少要做到不刺鼻,身上不留味。
所以要判断一个品牌或店面的的品味如何,店内的气味是评价标准的关键因素。
4、味觉设计:给他好吃
人类的味觉是通过味蕾产生的。每个人大约1万个味蕾,大部分集中在舌头上,每个人对味道的认识也各不相同。
味觉是一个综合性的的感官,味觉的体验形成除了依靠味蕾捕获的刺激,还需要依赖嗅觉和触觉等其他感官。人类对味觉的判断很多都是被其他感官信息的传递而综合做出的。
为什么说女性和儿童是被认为食品行业中消费主力军?
原因是:女性比男性的味觉更灵敏,因为女性拥有的味蕾比男性多,而儿童对味觉的敏锐度要比成人高很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敏锐度逐渐降低。而很可能在小时候品尝过的美味,在成年后就不觉得美味了。
所以,如果在发现自己的小孩子再看见好吃的吵着要买,请不要发火,要是换做你,估计也抵挡不住那好吃的诱惑。
如果你是做入口的产品,那就不要怕人吃,要给他试吃,让他吃了还想吃,吃了掏钱买,再吃加盟呗。
当然,如果你不是入口的品牌怎么办?
同样的给他好吃好喝,可以在店内准备一些糖果等小零食,还可以开发一款自己独特口味的免费养生茶水,即使消费者记住你的品牌也能记住你家品牌的味道。
同样的矿泉水,为什么农夫山泉比康师傅卖的贵?
因为有点甜,所以有点小贵。
同样的果醋产品,为什么叫“苹果醋”不好卖,而改之“乳酸菌饮品”却卖到爆?
这是因为不了解人体的味觉导致的,同时也忽略了味觉感知的因素。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醋”是酸的,是调味用品,除了吃饭以外谁没事会去喝醋呢?
品牌对产品“味觉”上的应用是很多食品企业的重中之重,当然也是其他行业不容忽视的一个“感官因素”,也许因为你的一次重视会挽救一个品牌。
5、触觉设计:给他好摸
“触觉”也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感官。我们在购买东西的时候会很注重“手感”,手感是触觉的一种。
如果留意我们会发现,在选择一件商品时,会不自主的用手摸一摸,来判断它的质量好坏。
有时“重量感”也会成为我们选择的参考因素。在看到一件商品时,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开始在计算它的重量了。
假如我们拿起的东西重于或轻于心中预计的重量感,可能就不会购买这件商品。
拿苹果手机来说,一部卖五六千的手机,如果拿起来轻飘飘的,你肯定会认为它不值这个价钱,所以苹果手机的重量都是经过研究测试过才会投入市场中去。
结合消费者对商品的的感知来设计你产品的“触感”
调研发现:有将近50%的消费者表示,坐在驾驶位置,手握方向盘的感觉和触摸皮革座椅的感觉会成为他们都买汽车的主要因素。
当然,如果你是咖啡店或者一些比较安静的店面,也可以试着养一只小猫咪在店里,刺激消费者情感。尤其是比较感性的女性,会不自主的去抚摸它,通过抚摸刺激感官情感,从而增加对这家店的印象。
无论是在产品硬性触感上还是软性体验质感上,品牌要做的就是:设计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舒适和兴奋的触觉感受的价值产品和服务体验。
从现在开始检查你的产品或品牌,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检查一下你产品的重量是否合理;店内的座椅会不会太硬;美容床是不是质感不行等等;你能想到的、客户能触碰到的通通检查一遍,发现问题或可以改进的的地方那就赶快做出改进方案吧。
写到最后:
如今互联网时代,我们过于重视了视觉营销,从而忽略了其他感官体验。纵览目前品牌的营销活动来看,在五感感知的运用上,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占据了我们大量的心智,而换来的消费者反馈是确是甚微的。
反观“苹果”“星巴克”“无印良品”这些比较成功的品牌,无一不是在五感营销上运用到极致的,他们投入的广告是很少的而换来的效果是巨大的。这也是我们很多企业值得学习的。
五感设计带来的全新消费体验,给了消费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了品牌更多的可能,它强调消费者与品牌的连接,真正的让消费者感知到了品牌的价值。
每个企业都应该考虑感官品牌的全方位设计,利用五感设计来创造和增强产品特性,让每一个消费者铭记于心。只有打开消费者的感官大门,人们才可能记住你的名字,并认可和购买你的产品。
下周预告:下周我们研习的主题是——“揭开品牌命名的秘密”
下周五为大家揭晓。
END.
* 版权声明:本文系正十方原创& 图片来源网络,本期作者:宋垒杰,编辑:李进进。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15238055721)。
精彩热文:为什么这个时代我们要做品牌?我们该怎么去做品牌?
做品牌,不浮夸
只讲品牌策划的实用面!
↓↓↓ 阅读原文@正十方微博